绕制蜂房式线圈的绝缘导线通常是多股漆包线(有 7股、13股、19 股等多种)绞合后外面再包纱或者包丝,叫做纱包线或者丝包线。
网友对蜂房式线圈,主要关心两个问题:一是这种线圈怎么绕出来的,二是这种线圈和其它形式对比有什么优点。
蜂房式线圈是用专用蜂房式绕线机绕成的,而且必须绕在圆管或圆轴上,方管不行。蜂房式绕线机有个绕线头,绝缘导线要通过绕线头再绕到线圈管上。绕线头可以沿线圈管轴向摆动,线圈管每转一圈(严格地说,每转一圈多一点,后面会详细说 )绕线头往复摆动一次。摆动是随线圈管转动而匀速摆动的。
现在,为什么绕线头不是线圈管每转一圈往复移动一次,就看得很清楚了。绕线头必须线圈管转动一圈多一点往复移动一次,目的就是让导线越过前一匝,并把前一匝压住。
那么,这个“多一点”是多多少呢?
导线和轴向之间的角度记为θ,那么线圈管上两匝相邻的导线沿周向的距离是多转的那“一点点”角度乘以线圈管半径。此“导线沿周向的距离”必须大于等于导线直径除以cosθ,这样导线才不会重叠。多转的“一点点”角度稍大是允许的,此时相邻的两匝导线并不密接,而是稍隔开一点距离。实际上,随着导线不断堆叠,绕线半径逐渐增大,“导线沿周向的距离”也在增大。相邻的两匝导线之间的距离也在逐渐增大。
蜂房式绕线机之所以能够每转多“一点点”角度,是靠一套复杂的齿轮系统实现的,换用不同的齿轮,就像汽车换档,可以改变绕线头往复移动的速度,绕成每层不同匝数的蜂房式线圈。绕线头左右往复移动的距离也可以调节,便于绕制不同宽度的蜂房式线圈。
蜂房式线圈可以叠绕多层,绕10层甚至20层也不会滑脱。这是因为:一、导线是纱包或者丝包,纱包线或者丝包线表面的摩擦远比漆包线大。二、每匝导线转折时都压住前一匝导线。所以蜂房式绕法可以绕出堆叠得很高的线圈,而不必使用框架。当然,绕好后的蜂房式线圈通常都需要浸渍,把各匝线圈粘住,避免松散。
蜂房式线圈的历史相当悠久,1933年创刊的《中国无线电》杂志上面就有,那时的线圈甚至所有元器件都是进口的。估计在西方各国蜂房式线圈出现还要更早,可能20 年代就出现了。
好了,以上就是蜂房式线圈介绍,大家都学会了吗?
全国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