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手机使用频率的不断上升,手机充电的便捷程度开始逐渐影响使用体验。于是,快充技术的出现大幅缩短了手机的充电时间,可即便这样,在手机充电过程中,充电线仍然限制了使用手机的便捷程度,于是手机无线充电技术迅速蔓延至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车载无线充电器也就应运而生。
首先无线充电并不是什么新技术,早在1890年物理学家尼古拉斯
·特斯拉便已经成功完成了无线输电的试验。我们 手机的无线充电大都采用的是电磁感应式,基本原理与变压器相同,也就是我们初中物理课上学过的
“电生磁,磁生电”。
整个过程的实现也比较容易,通常是在无线充电板内部装有线圈,线圈通电产生磁场,此磁场又被手机中的线圈捕捉到,进而又将磁场转化为电流为手机充电。这项技术的本质就是利用磁场传递能量,避免了充电器与手机之间的导电接点外露。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如今大部分支持无线充电的新能源汽车并不是采用电磁感应的充电方式,而是采用谐振式无线充电,也就是电磁共振式。电磁共振技术主要是使发射与接收装置产生电磁共振,实现非辐射磁场的电能传输。采用此种方式充电的磁场辐射较弱,且传输功率较大。
全国服务热线